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名校、名企合作让专业与职业“双向奔赴”

转载 来源:搜狐新闻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25-07-04 11:25 {{clickNum}}

西南石油大学供图

西南石油大学学生在企业开展课题制实习与现场教学。 

6月7日,西南石油大学与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简称“通威”)联合开办的“四川省光伏产教融合综合示范基地”光伏产业人才订单班是全国最大的光伏人才订单班,该班的实习就业转化率超90%,超30%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每位学生都拥有由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属“导师团”。

“三师”全程指导学生学习、实践、科研,确保学生掌握内容与产业升级脚步同频。在校企双方反复打磨的授课计划里,“冒着热气”的一手行业信息被及时嵌入,满足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型需求。

“正因为有这段实习经历,我的成果转化才能按下加速键。”回忆起订单班的学习经历,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四学生白丽弘感叹道。

每年暑假,像白丽弘这样的订单班学生都会走进通威金堂、双流等基地,以课题方式进行实习考核。

实习中,白丽弘对太阳能电池的高效优化产生了极大兴趣。

在导师指导下,她和同学组队调试车间参数、碰撞创新火花、调研市场匹配度……这一过程让她把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

如今,白丽弘牵头研发的“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化技术”项目已发表SCI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2件。

“硬核”的成果让白丽弘的职业发展之路更清晰,最终选择了继续从事新能源领域研究。

与订单班精准对接行业细分领域不同,在西南石油大学与山东京博石化有限公司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里,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和安全工程3个专业的学生更侧重“跨界”学习,培养行业所需要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

“带着问题上装置,所学知识被趁热打铁用来上手实践,有问题秒解决,有创意立马落地。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生杜嘉欣和另外两个专业的同学组成了二甲苯塔节能降耗课题组。

从拿到实习课题开始,白天上装置学工艺、采数据,晚上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吃透理论、建起模型,杜嘉欣坦言,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被调动了起来。

用人单位的好口碑让人才“订单”接踵而至。西南石油大学与中海油、中铁十一局等优质企业通过共建订单班、实习实践基地等方式开展协同育人。

近年来,西南石油大学就业毕业生中奔赴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基层一线的达80%,扎根中西部的达70%,投身能源行业的达45%。

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张烈辉表示:“学校还将进一步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为牵引,把就业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顶部